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,武夷山市委、市政府聯合出品,福建人民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紅色題材大型話劇《紅軍·1343》,于12月8日晚在福建大劇院參加“第八屆福建藝術節暨第二十八屆全省戲劇會演”,演出圓滿落幕。 當天晚上,有近千名觀眾到場觀看了演出。隨著大幕徐徐展開,一場風起云涌的革命故事展現在各位觀眾眼前。演出過程中,隨著劇情的起伏跌宕,觀眾的心弦也為之緊扣,每一幕畢,現場都響起熱烈的掌聲,時不時還會聽見觀眾壓抑著的抽泣聲,初心之純、信仰之堅,始終貫穿著全劇。 該劇特邀國家一級編劇杜邨執筆,國家一級導演傅磊執導。以1934年的閩北蘇區最困難時期,在作為閩北最大的紅軍中醫院所在地——武夷山張山頭,工農紅軍與當地老百姓所發生的的歷史事件為原型,以張山頭上1343座無名紅軍烈士墓群為切入點,講述了工農紅軍在缺醫少藥、斷糧斷鹽的情況下,依然捍衛信仰、堅持革命,與當地百姓共甘苦,甚至為了留下革命火種,不得不忍痛拔除墓碑,并用熱血和生命阻擊敵人的故事。如今,這片沉寂了80年的1343座無名墓冢,如高山之魂,成了人民心中永恒的豐碑。 主創團隊多次實地采風并參考大量珍貴的史料和歷史記載,采用回憶與現實、過去與現在相結合的手法,并輔以多媒體等形式集中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歷史事件,并塑造了黃玉龍、林金花、白軍醫、吳小寶、郭大英等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。多角度、多層面、多方位謳歌了工農紅軍堅守信念、無畏無懼、勇擔使命、逐夢光明的精神以及濃濃的軍民魚水情。 演出結束,觀眾掌聲不絕,叫好聲響徹劇場。走出劇場后,大家意猶未盡,紛紛感慨初心與信仰的力量,并表示今晚的演出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不畏犧牲、永續奮斗、薪火相傳的紅軍精神,在傳承紅色文化、接續革命精神中,也激發了廣大群眾的“愛黨、愛國”的情懷,鼓舞著每一個人在新時代追夢前行,為新偉業奮勇拼搏。(孫開彥 暨艦) |